北京市政协建言减污降碳协同,建议打造低碳近零碳示范区
北京市政协常委会今天(8月30日)举行,记者获悉,北京市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和建设委员会就“加强减污降碳协同,全面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低碳转型”开展调研。调研组从推进能源供给侧绿色低碳转型、优化交通出行结构、推动产业结构绿色升级等方面提出建议。
现状
温室气体与大气污染物同根同源,减污降碳协同具有科学性
“十三五”时期生态环境质量稳步向好,2021年北京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33微克/立方米,6项大气污染物年均浓度首次全部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优良天数达到288天,占比78.9%,北京大气污染防治经验被联合国环境署誉为“北京奇迹”。
“2035年之后,大气污染末端治理减排潜力将逐步收窄,降碳措施将成为二氧化碳与大气污染物协同减排的核心牵引。”中国工程院院士、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院长、农工党北京市委主委王金南在会上做专题辅导报告。他表示,温室气体与大气污染物同根同源,至2060年,降碳对PM2.5浓度下降的贡献超过80%。“减污降碳协同具有科学性、经济性、紧迫性。”
北京市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和建设委员会主任邓乃平表示,今年3月至7月,人资环建委组织政协委员、党派成员、专家学者等围绕“加强减污降碳协同,全面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低碳转型”开展系列协商调研。
目前,北京能源结构调整降碳实现新突破。平原地区基本实现无煤化。煤炭消费总量由1165.2万吨降至135万吨,2020年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占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0.4%。中心城区绿色出行比例提升至73.1%,“慢行优先、公交优先、绿色优先”理念逐步变成实践。
不过调研也发现,加强减污降碳协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低碳转型还面临一些需要关注和解决的重点难点问题,比如绿色低碳转型面临更高要求。现阶段碳排放总量处于高位平台期,万元GDP能耗和碳排放水平与国际大都市仍有明显差距。环境质量改善成效还不稳固,与世界卫生组织环境空气质量指导值有差距,PM2.5与臭氧进一步协同治理难度加大等。
对此,调研组提出了23条对策建议。
建议1
在城乡规划中开展气候韧性和适应性分析
调研组建议,坚持减缓和适应并重,落实《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因地制宜采取适应措施,2035年前建成气候适应型、智慧型社会。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建设、生产布局和重大工程建设中,开展气候韧性和适应性分析。
强化风电、光伏发电的时空互补性,研究不同区域发电最稳定情况下风电和光伏的最优比例。将农业作为推进适应气候变化的重点领域,着力增强农业应对不利气候条件的适应性。加强气象灾害防范和风险管理,建立碳中和目标下能源气候服务、生态气候评估、大气污染气候预测评估及气候变化影响评估和风险预警等业务体系,着力完善灾害预警部门联动和社会响应机制。
建议2
尽快出台“十四五”外调绿电规划
调研组建议,着力提升外调绿色电能规模。尽快出台“十四五”外调绿电规划,统筹区域能源生产供应,深化京津冀区域非化石能源合作,拓展与山西、内蒙古、吉林、山东等地绿电合作,建立“域外资源开发、绿电定向输送”绿电进京模式。
研究设立“绿色能源发展基金”,优化绿电开发和配置机制,支持内蒙古、吉林等合作区内可再生能源基地建设,确保实现2025年外调绿色电量300亿千瓦时、2035年绿电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达到35%以上的目标。
开发利用本地可再生能源。新增能源消费量优先由可再生能源保障,实现2025年可再生能源消费占比达到14.4%以上。因地制宜发展园区、屋顶、院内分布式光伏和山地、乡村分散式风电以及环境介质热能(热泵技术)等。
建议3
研究优化轨道交通高峰、平峰时段发车间隔
在交通方面,调研组建议加快公交车、商用客车、公务用车及单位工作用车等电动化进程,减少中心城区旅游集散客车、机场巴士、单位班车、校车等城市车队碳排放。研究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替代燃油车的机动车牌照和通行权支持政策,确保实现2025年新能源汽车达到200万辆的规划目标。
重视柴油货车减污降碳,按照“宜电则电、宜氢则氢”原则加快车辆清洁低碳替代,提升绿色货运比例。创建“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城市”,从路权等方面支持纯电动货车对轻型物流柴油货车替代。
加强新能源车充换电和加氢设施建设。鼓励单位内部和居民区充电设施对外开放,推动路侧停车位补装“有序充电桩”。围绕氢燃料电池汽车用氢需求,适度建设绿氢加氢站。加快公共停车场信息化建设,协同分配停车与充电时段,加速V2G(车网互动)技术落地,实现充电与停车资源利用最大化。
强化共享单车与公共交通换乘衔接,对电助力(人力混合)自行车提供牌照豁免。研究优化轨道交通高峰、平峰时段发车间隔和列车编组,推进地铁运行节能降耗。拓展北京交通绿色出行一体化服务平台(MaaS平台)功能,强化交通出行碳普惠激励,引导高碳行业和高碳企业买单,改善市民绿色出行体验,提高绿色出行频次。研究地铁与地面公交限时免费换乘政策。
建议4
建设“碳中和”公园,加强高碳汇树种开发技术攻关
在提高生态系统碳汇能力方面,调研组建议,建立跨区域碳汇交易合作机制。提高园林绿化资源的监测能力,精准监测各类资源的碳汇能力。建立湿地、经济林生态保护补偿政策,提升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持之以恒推动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建设“碳中和”公园。加强高碳汇树种开发、裸露地治理、常绿植物培育等方面技术攻关,提高单位面积林地绿地的碳汇量。
建筑也是碳排放大户。调研组建议,推进超低近零能耗建筑示范,开展零能耗建筑研究。推广装配式内装修,推动装配式建造技术从房屋建筑工程向市政工程的拓展应用,减少建筑垃圾产生。新建大型公共建筑执行绿色建筑二星级及以上标准,到2025年全面执行绿建二星标准。
加强民用建筑节能改造。结合重点区域建设、城市更新、老旧小区综合整治等,有序推进公共建筑、老旧小区、传统商圈、低效商业楼宇等既有建筑节能低碳改造。采用数字化手段开展建筑能耗和碳排放的动态采集、远传、存储、监测与统计。
建议5
推进平原地区“零碳村”建设
调研组建议,鼓励氢能、生物燃料、垃圾衍生燃料等替代能源在水泥等工业领域应用,提高可再生能源应用比重。
打造低碳近零碳示范区。通过产业绿色化转型、设施集聚化共享、资源循环化利用,促进园区内部碳排放与吸收自我平衡。开展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全域近零碳先行示范,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先进经验和典型模式,助力19个省级以上产业园区绿色高效发展。发挥城市重点功能区示范引领作用,加快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指导推进生态涵养区、平原地区“零碳村”建设。
建议6
推动区域间个人碳减排量数据互通互认
在助力实现“双碳”目标上,市民可以做些什么?如何鼓励大家践行绿色生活方式?
调研组建议,探索碳普惠助力低碳新路径。依托MaaS平台经验,结合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建立和完善绿色生活激励回馈机制,通过碳普惠机制引导公众自愿减排。探索建立城市一级的碳账户体系,推动区域间个人碳减排量数据的互通与互认,引导更多企业、组织和市民广泛参与。
推进快递包装“瘦身”、外卖“减塑”,持续开展“光盘行动”。大力开展生态文明宣传进社区,引导居民参与绿色低碳社区建设。加强可回收物体系建设,循环使用包装减少资源浪费。加大绿色低碳消费激励力度。加大政府绿色低碳产品采购力度,推广绿色消费积分制度,通过补贴、贴息、奖励等多类型政策支持,促进绿色节能消费。
新京报记者 张璐
与本文知识点相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