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上热搜!猪肚鸡汤底系粉料冲泡,海底捞紧急回应
原标题:又上热搜!海底捞紧急回应
海底捞又被吐槽上热搜了。
8月30日,#海底捞猪肚鸡汤底系粉料冲泡#突然成为热门话题,截至当晚10点左右,该话题阅读量已达1.4亿。
据多家媒体报道,近日,有消费者发文称,在海底捞吃猪肚鸡火锅时,因锅底口味淡让服务员加料。随后,服务员拿来料包进行添加,料包上写有“风味固体饮料”。配料表中还标有“植脂末”和“氢化植物油”。该消费者认为,这些添加剂对健康会造成损害。
此前,不少网友在大众点评上留言:吃火锅前必喝汤。
上述新闻被报道后,有网友表示“心态崩了”。
也有网友表示:“一直都知道”,“可是味道我还蛮喜欢的”
也有不少网友认为,海底捞一份锅底并不便宜,以为是现熬,实际是加了植脂末的调料包,价格配不上品质。甚至有人表示,之前去海底捞吃猪肚鸡还以为是养生的,每次都要多喝几碗,结果全是植脂末等配方,让人容易有巨大的落差。
北京地区海底捞点餐小程序上,一份单锅猪肚鸡火锅锅底价格为94元。
海底捞回应:添加剂严格按照法规进行添加
对此,海底捞底料供应商颐海食品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回应表示,因海底捞供应量大,为方便操作选择添加料包,相关添加剂都是严格按照法规进行添加的,产品也是经过检测合格才可以销售的。
据北京商报,根据网络上贴出的海底捞猪肚鸡粉料配料表,其中含有两种植脂末,一种是以葡萄糖浆、代可可脂等为原料的植脂末,另一种是以葡萄糖浆、氢化植物油等为原料的豆浆风味植脂末。但营养成分表中,反式脂肪标注的是0。
众所周知,植脂末、氢化植物油都是反式脂肪酸的来源,根据世卫组织定义,反式脂肪酸有增加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肥胖等风险。
我国2013年实行的《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规定,原料使用料可能含有反式脂肪酸的东西,就必须要标出反式脂肪酸的含量。由于一些食物原料中含有反式脂肪酸不可避免,因此我国国标规定,反式脂肪酸含量只要≤0.3g/100g,就可以标示为0。
随着我国食品工业的发展,企业通过改进工艺是完全可以做到将反式脂肪酸的产生量降到上述标准以下。而这样的量对健康并不会造成太大损害。事实上,此前另一火锅品牌捞王也曾被曝出其半成品汤底添加了植脂末。可见,半成品火锅底料添加植脂末已是食品工艺中的惯常操作。
植脂末等添加剂对人体健康到底有怎样的影响?
据大洋网,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植脂末又称奶精,其主要成分包括葡萄糖浆、乳粉等,被广泛应用于奶茶、咖啡、烘焙食品等领域。“如果海底捞猪肚鸡火锅锅底粉料包的成分含量均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则不会对人体产生危害。”
不过,多位业内专家对于植脂末、氢化植物油等成分存在的潜在危害也做出了提示。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营养科副主任医师王磊曾指出,植脂末在生活中比较常见,但如果过多的使用,可能会导致人体血液当中的低密度脂蛋白增加、血液粘稠度增加等,从而出现心脑血管疾病,增加心脏病的诱发率,因而在生活中一定要注意控制植物末的摄入量。
海底捞上半年营收超167亿
或重启部分关停门店
30日晚间,海底捞上半年的业绩终于揭晓。
财报显示,报告期内,海底捞录得营业收入总额167.64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下滑16.62%;亏损2.67亿元,其中包含一次性损失、减值损失等合计约3.08亿元。
根据财报,今年上半年,海底捞新开业餐厅18家,因“啄木鸟计划”关停26家。截至2022年6月30日,海底捞全球共有1435家海底捞餐厅,其中1310家位于中国大陆地区,22家位于中国港澳台地区,103家位于11个其他国家。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针对因“啄木鸟计划”关停的门店,海底捞或部分重启。该公司在财报中透露,随着外部疫情的逐渐好转及内部“啄木鸟计划”取得一定成效,集团计划择机启动“硬骨头”门店计划,目前在考虑重新启动开业可能性的门店为2021年“啄木鸟计划”下关停的部分门店,管理层会在未来持续重新评估这些关停门店的选址、物业条件、人员配置、经营面积、经营提升潜力等因素,在满足市场条件,保证顾客满意度,不影响现有门店经营表现及人员充足的情况下,循序渐进地选择符合重新开业条件的“硬骨头”门店。
今年上半年,受疫情影响,餐饮行业依然面临着一定的压力。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至6月,中国餐饮收入同比下降7.7%,其中4月、5月餐饮收入分别同比下降22.7%和21.1%。因此,在上半年的疫情中,海底捞遭遇冲击——今年3至5月,每天平均有超过200家海底捞暂停堂食。
但这驱动其外卖业务的增长。其半年报显示,今年1至6月,海底捞外卖业务收入同比增加了37.6%。
此外,今年上半年,海底捞餐厅整体翻台率为2.9次/天,同店翻台率达到3.0次/天。
从海底捞半年报可以看出,疫情对海底捞经营的不利影响,逐步减少。数据显示,在2022年3至5月,海底捞平均每天有超过200家门店暂停堂食,该数字6月减少至90家以下,7月份进一步减少至30家以下。随着疫情的逐渐缓和,2022年6月以来其中国大陆地区及其他地区的餐厅经营表现月度环比已经有所好转。
来源丨公开信息、21世纪经济报道(曹恩惠)、北京商报、大洋网
与本文知识点相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