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耕亦读,让“老传统”与“新潮流”携手并行
“耕为本务,读可荣身。”亦耕亦读是古人安身立命、成长成才的重要方式。今天,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人与土地的逐渐分离使得耕读教育的内容发生了重大变化,但耕读文化所蕴含的勤俭节约、自强不息、服务奉献的精神内核,依然值得传承和发扬。此次调研给我们以深刻触动:展现灿烂辉煌的耕读文化在新时代的魅力和风采,需要将其嵌入现代教育,学校、社会、家庭和孩子共同努力,让“老传统”与“新潮流”携手并行。
教师:寓教于耕,顺应人才培养新变化
学校是开展耕读教育的主阵地。调研中,全国优秀特岗教师、安徽省霍邱县马店镇芙蓉小学校长刘满婷说:“在小学开展耕读教育,既是抓早也是抓小,我们的耕读课程形式是不拘一格的:教学楼后面的空地被划分成班级责任地,春耕秋收都是孩子们自己劳动;劳动节,我们布置的家庭作业是回家帮父母做家务;重阳节,我们发动同学们包饺子,为村里孤寡老人送温暖。每次上过这样的课,同学们的周记都格外精彩。”
井冈山大学结合地域文化和年轻人的思维特征开展大学阶段的耕读教育,人文学院新闻系主任郭辉介绍:“我们从以欧阳修、文天祥为代表的庐陵人物和以井冈山精神为代表的红色文化中汲取要素,将知识教育和劳动教育有机融合。如开展诵读会,将文天祥《正气歌》、欧阳修《伶官传序》等诗文和毛泽东同志在土地革命时期撰写的《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寻乌调查》《兴国调查》等重要著作进行交叉朗诵。由于吉安是阳明心学形成与发展的重要区域,我们在教学中将阳明心学的‘知行合一’与井冈山时期‘实事求是’的精神有机联系起来,鼓励引导学生们将经典阅读的所思所想所感,融入农村调研、红色采风、视频创作等专业实践中,让学生在实践劳动中理解感悟红色文化和耕读风采。”
家长:润物无声,家风家训树立新风尚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也是推进耕读教育的基础力量。分数焦虑和升学压力曾让很多家长戴着有色眼镜看待耕读教育,久而久之,孩子缺少劳动机会与劳动意识,出现了不愿劳动、不会劳动、不珍惜劳动成果的现象。
“磨刀不误砍柴工,耕读教育与知识学习的有效融合往往会产生‘1+1>2’的功效。”这是调研中家长陈玉珍的心得体会。她是一名准大学生妈妈,今年高考孩子以优异成绩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录取,很多人向她请教教育心得,她略显惭愧地说:“其实我和孩子爸爸工作都很忙,真正管孩子的时间并不多。从孩子上小学开始,我们就有意识地鼓励孩子帮忙做家务,上中学后,寒暑假他除了完成作业,总是被我们送去体验劳动、体验乡村生活。用孩子自己的话说,正是这样的经历锻炼了他超强的时间管理能力、实践能力和抗压能力,让他在学习中更有条理和耐心,也更加懂得生活的不易,更加珍惜读书的时间。”
相关从业者:资源融合,创新教育激发新动能
在实地走访调研中,我们观察到这样的现象:校内劳动课程为耕读教育提供了框架和基础,但现实难题是缺乏耕读教育的实践载体。尤其是很多学校不具备生产性劳动所需要的场地和设备,解决“到哪里耕”的问题需要更多社会力量的支持。
在这方面,深圳市南泥湾耕读小镇给出的一揽子计划很有启发意义。该耕读小镇坐落于深圳市大鹏新区,占地500亩,在深圳,这是难得的一片原野,因此成了周边众多学校开展校外实践的理想场所。耕读小镇建立了劳动+教育+学科课程的教育模式,开发课程近60门,充分满足了学校的耕读课程要求。谈及对耕读教育的支持,退伍转业军人、南泥湾耕读小镇负责人龙仲光说:“现在的孩子是在蜜罐里长大的,对苦难的认识不够,对革命先烈的认识大多也只是停留在课本、博物馆和影视作品里。我们经过与学校的充分沟通,设计了以弘扬新时代红色劳动精神为主题的各类活动。比如,有一项活动是在规定时间内编一双草鞋。同学们在拉紧绳子、系牢草鞋、争分夺秒‘赶工期’的过程中,体会到了红军长征的艰苦奋斗精神。通过这种方式,他们会更深地理解什么是革命精神和奉献精神。”
学生:自立自强,躬耕实践获取真知识
耕读教育不是只为让孩子学会劳动技能,做小花匠、小厨师;而是要从孩子自身出发,寻找适合的耕读内容和方法,充分挖掘他们在劳动教育中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外在支持和内在驱动相统一,才能真正实现耕读文化的现代传承。上海市普陀区曹杨中学附属学校五(3)班杨若涵告诉我们:“一年一度的《上海市学生生态环保节》主题活动刚刚结束,老师们给我们布置了一项以‘绿色文化、绿色环境、绿色行为、绿色管理’为主题的作业,我很兴奋,因为两年前我就开始了植树活动,已经在外婆家的小溪边种了5棵香樟树。暑假到了,我又来到外婆家,这次我带来了新的‘使命’:带着弟弟妹妹们在溪边再种10棵香樟树。再次看到它们,小树已经高过了我的脖子,可当初移栽时它们才刚到我膝盖呢!当溪边的小树长成了能供人们遮阳避暑的大树时,我还会来到这里,躺在树下,听蝉鸣细语、流水潺潺。”
(作者:蔡华玲,系安徽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省社科院基地研究员)
与本文知识点相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