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雁杜牧用了什么抒情方式 早雁杜牧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1、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 早雁是唐代文学家杜牧的诗作此诗采用比兴象征手法,借雁抒怀,以惊飞四散的鸿雁比喻流离失所的人民,对他们有家而不能归的悲惨处境寄予深切的同情又借汉言唐,对当权统治者昏庸。
2、写出北地边民因兵灾四散奔逃的凄惶情景2例采用象征手法,以早雁象征边地难民,通过写他们受胡人惊扰南飞的情景,表达诗人对西北民族进犯中原,给边地居民造成灾难的深深的忧虑,形象传神,充分表现了灾民的惊恐离散及思归。
3、托物言志的手法秋来八月,胡人挽弓射雁,群雁惊慌,四散逃命,哀声连连那失散的孤雁在明月之夜飞过长安城,俯见城内灯暗影幢,不由发出数声哀鸣诗人面对南飞的大雁发出慨叹与劝告射雁的胡骑还在那里,明年春天。
4、七律早雁用比兴托物的手法,对遭受回纥侵扰而流离失所的北方边塞人民表示怀念,婉曲而有余味九日齐山登高却是以豪放的笔调写自己旷达的胸怀,而又寓有深沉的悲慨晚唐诗歌的总的趋向是藻绘绮密,杜牧受时代风气影响,也有注重。
5、通篇采用比兴象征手法,表面上似乎句句写雁,实际上,它句句写时事,句句写人风格婉曲细腻,清丽含蓄而这种深婉细腻又与轻快流走的格调和谐地统一在一起,在以豪宕俊爽为主要特色的杜牧诗中,是别开生面之作 刘学锴 作者。
6、仙掌月明孤影过, 长门灯暗数声来 须知胡骑纷纷在, 岂逐春风一一回 莫厌潇湘少人处, 水多菰米岸莓苔 杜牧诗鉴赏 早雁是一首借物寓意之作杜牧生活的晚唐社会,正是唐帝国的多事。
7、答案A 早雁是一首咏物诗,托物言志,通篇运用比兴象征手法,表面上句句写雁,实际上句句关系时事与逃难的人民答案为A。
8、唐·杜牧早雁原文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翻译八月边地回鹘士兵拉弓射箭,雁群为之惊飞四散。
9、杜牧当时任黄州刺史,听到这个消息,对边地人民的命运深为关注八月是大雁开始南飞的季节,诗人目送征雁,触景感怀,因以“早雁”为题,托物寓意,以描写大雁四散惊飞,喻指饱受骚扰流离失所的边地人民而寄予深切同情。
10、51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杜牧早雁52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阮籍咏怀八十二首·其一53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吴均山中杂诗54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
11、这与他擅长用比喻寄情于景以景表情活用对比等手法有密切的联系杜牧的古诗受杜甫韩愈的影响,把叙事议论抒情三者融会贯通,形成自己的一派风格通过散文的形式夹杂着议论,杜牧的诗成为后人学习的目标。
12、43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杜牧早雁44适逢商风起,羽翼自摧藏阮籍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45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陶渊明饮酒·其四46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13、早 雁 杜 牧 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杜牧的早雁诗中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体现了作者。
14、杜牧803年-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
15、杜牧的早雁诗中在两处地方体现“须知胡骑纷纷在”一句忧国 “水多菰米岸莓苔”一句忧民 供参考。
16、杜牧是唐代的人,出生于803年,约852年去世,杰出的诗人散文家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同时期在位的皇帝有唐文宗唐宪宗唐武宗等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
与本文知识点相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