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克建筑这个隐形“碳排放大户” 上海准备这样做
作者: 计亚
建筑也有“碳排放”?事实上,建筑一直都是隐形的“碳排放大户”。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数据,2021年建筑及施工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全球总排放量的37%,比交通系统的23%高出许多,是温室气体最主要的来源之一。
作为中国践行低碳城市的引领者,上海今年4月份到8月份期间,密集发布了《上海市资源节约和循环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上海市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等指导文件,对上海超低能耗建筑建设、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规模、建筑可再生能源利用等城市低碳发展提出了相应目标和要求。
针对建筑领域如何实现“双碳”目标的第一步:碳达峰,上海于7月28日公布的《上海市碳达峰实施方案》给出了具体的实施路径。
据上海市节能减排中心副总经理、上海碳达峰碳中和战略与技术研究院负责人李亮介绍:“十四五”期间,上海的五大新城、临港新片区、长三角示范区、崇明世界级生态岛等区域全面执行超低能耗建筑标准,将建设超过800万平方米的超低能耗建筑。“十五五”期间,上海全市新建居住建筑执行超低能耗建筑标准的比例将达到50%,规模化推进新建公共建筑执行超低能耗建筑标准。到2030年,全市新建民用建筑全面执行超低能耗建筑标准。此外在既有建筑改造方面,将完成既有建筑节能改造8000万平方米以上。其中,平均节能率15%及以上的建筑面积达到600万平方米。
在建筑能源结构优化方面,上海2022年起新建公共建筑、居住建筑和工业厂房将至少使用一种可再生能源。到2025年,城镇建筑可再生能源替代率达到10%;到2030年,进一步提升到15%。2022年起新建政府机关、学校、工业厂房等装光伏的屋顶面积比例不低于50%。到2025年,公共机构、工业厂房建筑屋顶光伏覆盖率达到50%以上;到2030年,实现应装尽装。
不过,要想在上海这样的超大城市实现建筑领域的节能减排目标,在建科集团资深总工程师徐强看来,仍有几大难点需要重视。
他表示,首先是能源依赖,上海建筑密度比较高,主要是高层建筑,可用来布置可再生能源的场地比较有限;其次是减碳的路径依赖,目前在碳达峰阶段,或者说碳达峰以后的一段时期,都是以节能为优先,在新的能源系统出现之前如何尽可能做好节能值得思考;再次是存在政策依赖,因此需要引导市场积极参与,或者说促进产业的转型,节能减排才有可持续性。
和其他产业一样,建筑系统也可以通过碳减排、碳补偿两种途径实现碳中和。对于实现超大型城市节能减碳模式的长远发展,徐强认为,首先是规划引领,要注重城市功能空间的集约有效利用,比如如何更好地推动产城融合,通过利用不同的网格实现大的城区功能的提升,让城区更加贴近居住者工作和生活的方式。
此外,采用建设材料方面,应设法通过市场引导,利用需求侧的影响,倒逼供应端推进绿色低碳建设,减少建筑材料在制造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碳排放。
徐强举例说:“譬如厂家生产出的产品碳排放高,作为需求方可以不用该类产品,这样厂家就必须进行产品升级。这也是我们作为一线城市,产品使用端对全国实现双碳目标的一种贡献。”
与此同时,就产业发展来看,徐强认为,双碳目标下的建筑领域在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和催生新兴科技产业方面大有可为,“比如,通过智慧感知和高速算力支持下的人工智能的新算法,可以对一些比较复杂的建筑的能源使用,进行更加精准的调控;或者利用智慧能源系统对建筑能源进行托管,虽然目前这方面我们处于起步阶段,但未来完全可以通过技术升级和创新,大大缓解能源利用效率不高等困境。”
徐强介绍,要在建筑领域实现“双碳”目标,其实是一个全生命周期的理念。从建筑材料的获取,到后续的施工建设设计,包括规划、运营管理等环节都涉及如何利用能源和减碳这一问题,所以需要用全生命周期的理念去看待,尽可能地把能耗和碳排放压缩下来。同时,节能降碳也需在满足人的需求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循序渐进,不搞一刀切、运动式降碳。
李亮总结到,“十四五”时期,上海应以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出发点,推动建筑领域的绿色低碳和高质量发展。结合上海的城市发展规律及区域特点,全方位打造低碳建筑的理念与体系,促进建筑领域降碳、提质、增效,提高城市软实力,打造上海名片。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为契机,发挥上海在低碳生态城区领域示范引领作用,助力“创新之城、人文之城、生态之城”的建设。
与本文知识点相关的文章: